戴盈于2018年暑期参与了北京大学组织的第五届“中欧对话”媒体与传播博士暑期班,“中欧对话”借鉴了欧洲传播教育学会(ECREA)博士暑期班的创办经验,聚焦于欧洲与中国对话的语境,截止2019年底已成功举办了六届,不仅为中欧对话的研究领域培养了新的学术力量,师生之间也在布鲁塞尔和北京两地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其旨在加强中国与欧洲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学术对话及文化交流,使青年学者及时获得国际最新的研究成果,通过暑期班得到国际专家学者充分的研究指导,拥有更多国际学术论文发表的机会,来自中欧十多个国家的师生首聚布鲁塞尔,开启了学术和思想碰撞交流。
图一:开幕式上第五届“中欧对话”媒体与传播博士暑期班合影
VUB校长Prof. Caroline Pauwels为开营式致辞。她对各位师生的到来表达了诚挚的欢迎。她指出,国际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集中特点,也是自由大学坚持不变的发展目标,VUB一直与中国等不同国家进行着丰富的学术、人文交流,VUB与中国三所大学在中欧高水平人文交流的框架下,建立了布鲁塞尔中欧问题研究中心,并与多所中国大学建立了友谊。
图二:戴盈老师在“中欧对话”暑期班展示架前留影
开营仪式后,来自威斯敏斯特大学的Daya Thussu教授为大家带来了讲座《多极化视域下的国际传播》。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中国与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崛起,这不仅为国际传播带来了很多新的话语空间,并在不断动摇传统的美国话语地位。虽然中国与印度在媒介发展与政策制定上存在很大差异,但却同时拥有巨大的市场与发展活力,有着很大的合作空间。一个面向未来的“Chindian”媒体新型国际传播发展力量正在悄然建构中。
来自山东财经大学的老师戴盈介绍了个人课题《中国跨文化研究二十年:总结和回顾反思》。Gabrielle教授肯定了其扎实的文献整理功底。同时建议戴盈老师采用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形式来补充文献研究存在的宽泛性,提高文章的现实参考价值。
图三:戴盈老师与Gabrielle教授及师生合影
2018年7月10日上午,Bettia Mottura教授就《新华社和机构翻译的国际化》作了报告。她重点介绍了中国政府和媒体之间关系的流变发展历程:在1985年胡耀邦执政时期,政府对官方媒体的要求是“政府喉舌”,到1987年赵紫阳上台执政之际,对官方媒体的要求是“舆论监督”;1994年后江泽民执政时期则是“舆论导向”,在胡锦涛执政时期的媒体要求是“舆论引导”,到2013年习近平上台执政时期,对官方媒体的要求则是“掌握舆论话语权”。教授表示,当前西方主流媒体控制着全球的公共意见,整体上呈现出“西强中弱”的局面,缺少沟通和交流意识,受众定位模糊,以致未能实现有效传播。因此中国亟需创新对外传播方式,更新报道理念,创新报道方式,在中国政治语境下更好地满足国际公众的需求和兴趣,掌握话语权。
图四:正在授课的Bettia Mottura教授
董关鹏教授为师生们带来了《新媒体时代下政府传播的革新》。他从政府传播的的重要性开始讲起,他认为政府传播关涉政府形象、公众意见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平衡。政府传播事关信任,而当下由于公民新闻的兴起、知识鸿沟的扩大以及信息分化的加剧,政府传播相比较以前变得更加困难。
图五:正在授课的董关鹏教授
2018年7月11日上午,布鲁塞尔风和日丽、晴空万里,第五届“中欧对话:媒体与传播研究”博士暑期班全体师生参观了欧盟三大机构之一——欧洲议会(The European Parliament)。
图六:欧盟前广场
全体师生先来到欧洲议会介绍处,听取了工作人员的有关介绍。比利时位于欧洲中心,布鲁塞尔又被称为“欧盟的心脏”。作为国际化中心,多元文化在布鲁塞尔不断融合、交流。工作人员先后从欧盟发展历史、欧盟使用语言、欧盟组织机构以及成员国和议员等方面为大家详细普及了欧盟的相关知识,并对师生们有关欧盟对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评价及其对地区影响的分析、欧盟议会与媒体的关系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回答。
图七:第五届“中欧对话”媒体与传播博士暑期班在欧盟合影
图八:戴盈老师在欧盟27个成员国的旗帜前留念
听完欧盟解说后,师生们来到欧洲议会游客中心,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互动设施参观了以欧盟发展和纳粹宣传为主题的历史长廊。
图九:戴盈老师在柏林墙残缺遗址前留影
最后,大家来到欧洲议会游客中心外的柏林墙残缺遗址,并纷纷合影留念。
图十:工作人员在进行新华社欧盟分社创建历史的讲述
随后,全体师生参观新华社驻欧盟分社,在工作人员的讲解后,吃到了非常地道的老北京炸酱面,对于在欧洲饱受西方口味之苦的学子来说,真的非常及时呀,最美不过家乡味!
图十一:在新华社欧盟分社享用“老北京炸酱面”
为期两周的课程安排的行程非常紧凑,但是每天的学习和积累非常充实,几十位教授与学生们一起分享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也通过“中欧对话”的学术碰撞拉近了欧洲学者与中国学者间的心理距离,我们一同期待在未来,中国能够在更广阔的领域、更深入、更充分得与世界交流,与时代交流,与世界对话,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