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9日,山东财经大学山东济南三德范庄农文旅科技小院调研团队来到三德范村,深入街巷、展厅,对三德范村的文旅发展和非遗传承情况展开实地考察。
本次调研通过走访村干部、参观展览馆、访谈扮玩非遗传承人等形式,深入剖析传统村落活化利用的创新路径,探究三德范村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中的双重价值实现机制。

三德范科技小院调研团队成员与非遗传承人张烈民、李景兴合影
一、古村新貌:展馆共建激活文化遗产
作为国家级传统村落、国家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三德范村以古巷古道、非遗芯子、保护文物等闻名。三德范村以十条特色巷道为文化脉络,巷道肌理与展馆集群形成的沉浸式文化体验流程,为三德范农文旅科技小院团队日后开展乡村农文旅开发提供了兼具地域特色与现代服务能力的空间载体。


调研团队成员在街巷中实地调研
二、非遗扮玩:技艺传承凝聚乡土情
扮玩活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社会中承载着独特的社会文化功能。扮玩活动立体化的文化呈现方式,使非遗技艺不再停留于静态展示,而是通过代际实践实现动态传承。通过调研,三德范农文旅科技小院团队将积极挖掘扮玩非遗技艺特色和内涵,在保持文化自身主体性的前提下,通过创造性转化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


调研团队向非遗传承人赠送自主设计文创产品,传承人向团队提出改进建议
三、未来图景:文化基因照亮农文旅发展之路
通过一天的走访调研,三德范农文旅科技小院调研团队深切感受到,这座古老村庄急需以文化为纽带,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探索一条可持续的活化之路。乡村文旅发展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更新,更是一场关于文化的重构与革新。三德范农文旅科技小院将以此次调研为基础,深度挖掘三德范村那些值得被更多人了解的文化基因,积极探索出一条将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农文旅发展之路。
此次调研实现了从课堂到田野的跨越,依托三德范农文旅科技小院项目,学生在真实场景中锻炼了跨学科协作能力与创新思维。未来,三德范农文旅科技小院将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聚焦跨学科人才培养,通过项目制教学与场景化教学,以文旅融合与文化遗产创新传承为抓手,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摸索高校赋能乡村发展的创新模式。
撰稿:马艺珂 张瑞瑶
摄影:马艺珂
审核:边慧 郑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