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我院中文系202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二十余名同学,在本系教师王培娟的带领下,赴济南市韩美林艺术馆开展《美学概论》课外观摩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师生通过近距离观摩优秀艺术作品,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具象艺术场景深度结合,既深化了对美学理论的理解,也为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前来参观的中文系师生受到了艺术馆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集体欣赏了韩美林先生的雕塑、绘画、书法、陶瓷等诸多艺术形式的创作成果。经讲解员的专业解读后,大家对韩美林先生的艺术理念和风格有了更为系统和深刻的了解。在雕塑展区,《母与子》《和平守望》等作品在去除繁杂细节后,以极简造型传递饱满情感,让学子们直观感受到雕塑艺术单纯凝练的创作手法;同时,青铜的厚重、陶瓷的温润等也让大家切实理解不同物质材质如何为雕塑赋予独特质感。绘画展区内,奔马、各类生肖动物及人物写意画生动诠释以形写神的审美特质,寥寥数笔勾勒的形象不仅形态鲜活,更蕴含着丰富神韵。书法展区里,从篆书的端庄到草书的洒脱,同学们通过分析字体的章法布局,真切体会到书法如何以笔墨节奏来传递创作者的气质特征与生命情调。



师生们在韩美林艺术馆的观摩实践中,于作品的线条流转与光影交错间,完成了从美学理论认知到艺术感官体验的深度跃迁。此次活动不仅让课堂知识在真实艺术场景中落地生根,更以沉浸式实践激活了师生的审美感知力与艺术创造力,为后续美学教学的深化开展与实践模式的创新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

附录:
韩美林,1936年生于山东济南,195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现为清华大学资深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韩美林创作涉及领域广泛,艺术风格独到,致力于从中国文化传统和大众艺术中汲取精髓,并转化为体现当代审美理念的艺术作品。他的代表作有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国航航徽、书法作品文字集录《天书》以及巨型城市雕塑《大舜耕田》等,曾荣获世界艺术家协会(美)世界艺术贡献奖、顾拜旦奖等。位于济南市黑虎泉畔的双虎雕塑,正是韩美林先生设计的作品。
撰稿:张可柔
摄影:赵文文
审核:陈海 王培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