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English
 网站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党建工作  人才培养  学科科研  招生就业  合作交流  校友之窗  诗学研究中心 

党团工作

 学团动态 
 社会实践 
 学子风采 
学团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团动态 > 正文

我院成功举办第三期三千计划分享会

发布时间:2025-11-14  点击率:

11月13日下午,我院成功举办第三期三千计划分享会。会议由25级新闻学一班的郭彦琳主持,23、24级优秀学生代表分享活动经验,25级新闻学专业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全体学生参会。

首先进行分享的是来自24级新闻学二班的优秀学生代表郭豪晴,她先介绍了三千计划是什么及为什么要做三千计划,接下来按照时间流程详细介绍了实施过程,包括选题与组队阶段、立项和培训阶段、筹备阶段、组织与实施阶段以及成果验收与总结表彰阶段等六阶段,让在座学生在事无巨细的思路拆解下对三千计划有了充分认识。郭豪晴学姐展示了社会实践从选题设计到成果转化的完整闭环,让学生们认识到社会实践不再只是完成一份调研报告,而是能够产生实实在在的社会价值。这种从"实践"到"实效"的转变,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随后来自23级新闻学二班的优秀学生代表刘笑非也为在场同学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见解独到的实践分享。她开宗明义,首先强调了团队建设的重要性,从前期招募到调研分工,事无巨细的传授团队经验。在调研方法分享环节,刘笑非系统地介绍了如何运用团队力量多方向多形式开展调研实践。在项目成果展示部分,刘笑非学姐无疑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让在座学生领悟到社会实践不是走马观花,而是要真正沉下心来,为当地解决实际问题。

“三千计划”是山东财经大学极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大型社会实践活动,其核心为一项旨在组织数千名学生、在数百名教师的指导下、深入数百个县市区开展社会调研的实践育人工程。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暑期作业,而是一个融合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能力培养、社会责任塑造”三位一体的综合平台。正如此前分享会中学长学姐们的经历所展示的,通过参与“三千计划”,学生们不仅在学术上有所收获,更在个人成长和价值实现上完成了重要的飞跃。

会后采访

1.三千计划经历给你个人带来的最大成长或改变是什么?

新闻学2402郭豪晴:

对我而言,三千计划是一次触及心灵的蜕变。那些曾在脑海中盘旋的社会关切,终于通过两次扎实的调研落地生根。作为分队长,我第一次独当一面——从反复推敲方案到深入实地走访,从协调队员分工到积极对接资源,在挑战中真切体会到责任的分量,组织与沟通能力得到实实在在的锻炼。而作为队员时,我以学习的心态沉浸其中,在队长的带领下钻研访谈技巧、优化问卷设计,在团队协作中感受到支持与成长。这段经历让我完成了从"思考者"到"行动者"的转变,不仅提升了能力,更让我对脚下的土地产生了真实而深刻的共情。

2.你认为能够做好三千计划最重要的是什么?

新闻学2302刘笑非:

我认为做好三千计划最重要的是扎根于实地调研。唯有深入实地调研,亲身观察项目展演、参与实践体验,面对面访谈传承人、当地群众,能捕捉最鲜活的传承细节、真实的发展困境,让调研摆脱纸上谈兵,产出有温度、有说服力的成果。

3.对于明年自己参与"三千计划",你最大的期待或目标是什么?

新闻学2501卢碧瑶:

我最期待的是能够真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不追求做出多么惊人的成果,但希望我们的调研能够对研究对象产生实际价值。比如如果研究文化传承课题,至少我们的报告能对保护单位有所启发;如果做社会调查,我们的数据能反映真实民意。同时,我也把这次实践看作个人成长的重要机会,期待在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解决问题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这个过程可能会很辛苦,但相信一定会收获满满。

4.听了学长学姐的分享,你最大的收获或感触是什么?

新闻学2501王禹迦:

作为一名大一学生,这次分享会让我对"三千计划"有了全新的认识。之前总觉得社会实践离我们很遥远,但听完学长学姐讲述他们从选题到调研再到成果转化的完整过程,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最让我触动的是2023级学姐分享的泰山石敢当调研案例,他们不仅认真研读了馆藏文件资料,还利用新闻学专业相关知识配备专业采访提纲实地采访村民,考察村内石敢当石碑。这让我明白,"三千计划"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将课堂所学应用于现实问题解决的宝贵机会。现在我对参与社会实践充满了期待,也意识到作为文学院学子,我们完全可以用自己的专业特长服务社会,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

5.这次分享会是否让你对明年自己参与"三千计划"有了新的想法或方向?

新闻学2501阿瓦克孜:

确实让我有了全新的规划。之前我的想法还停留在做个简单的问卷调查,但现在我打算结合文学专业的特色,设计一个更有深度的课题。我初步设想可以研究"城市更新背景下的老街巷文化记忆",这个课题既需要我们运用文本分析、口述史采集等专业方法,又能发挥我们的人文关怀。听完分享会后,我意识到好的课题要兼具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现在我已经开始留意相关的文献资料,也打算提前去一些老街巷进行初步考察,为明年的调研做好充分准备。

6.如果现在有机会向台上的一位学长/学姐提问,你最想问什么?

新闻学2502张艺馨:

我想请教在现场调研中遇到受访者不配合时,他们是如何突破障碍的。因为在听分享时,感觉学长学姐们的调研过程都很顺利,但实际工作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困难。比如受访者拒绝采访、数据收集不完整等情况,他们是用什么方法化解的?是调整沟通方式,还是改变调研策略?这些实战经验对我们来说可能比成功的案例更有参考价值。毕竟作为新手,我们最担心的就是遇到突发状况不知如何应对。

编辑:郭彦琳

图片:李芳芳 郭子涵

审核:陈海 边慧

上一条:我院学生会举行2025届换届大会
下一条:我院成功举办第二期三千计划分享会

友情链接:

教育厅         文旅厅

山东财经大学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微信公众号

学院联系方式:

地址:济南市舜耕路40号

邮编:250014

电话:0531-82911128,0531-82617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