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English
 网站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党建工作  人才培养  学科科研  招生就业  合作交流  校友之窗  诗学研究中心 

党团工作

 学团动态 
 社会实践 
 学子风采 
学团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团动态 > 正文

我院成功举办第一期三千计划分享会

发布时间:2025-11-14  点击率:

11月13日下午,我院成功举办第一期三千计划分享会。会议由25级文化产业管理一班的曹泽钰进行主持,由24级的优秀学生代表分享活动经验,25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全体学生参会。

首先进行分享的是24级文化产业管理一班的苑琳同学,她从自身参与的经验出发,对三千计划是什么,包含了实地调研考察,下乡支教以及返母校宣讲等项目进行了讲解,同时,也为我们详细梳理了三千计划的具体时间流程与预期花费还有开具相关证明等细节,让同学们对于三千计划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该如何合理控制时间等有了清晰的理解与整体的框架,而且,苑琳同学也指出;“参与项目应量力而行,不建议大家一次性参与过多的项目。”

接着,来自24级新闻学二班的高媛媛同学也进行了分享,她则对三千计划的推进过程进行了较为详实的分享,比如在采访调研过程时需要做好被拒绝的心态以及在调研过程中要做好相关记录,并为同学们展示了本队伍的“图览三千”等。在整个分享过程中,高媛媛同学从自身走访调研被暴雨困在村民家的经历为例子,强调道,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和卑和谦逊的态度与冷静处理急发风险对于项目成功进行的重要性。

“三千计划”作为我校学生的特色成长项目,在积极带动同学们走出校园,深入生活的同时,也为同学们的成长拓宽了更多的赛道,搭建了更为宽广的舞台。在广大师生的积极响应下,我院得以顺利举办此次分享会,将“三千计划”的火种播向更广的草原,将“三千计划”的火把传给更多的同学,让同学们对于三千计划有了更为立体的认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年轻的身影,更多积极的身影将会出现在“三千计划”的队伍中。亦所谓“星星之火,亦可燎原”。

会后采访

学姐们:

1.你会选择哪三个词来形容你参与的三千计划呢?

文化产业管理2401苑琳:用“有温度”“小确幸”“共成长”形容三千计划,核心是它跳出单纯实践框架,以情感连接、细微获得感与双向进步,让参与者深度融入并受益。“有温度”体现在团队协作的互相打气与社区调研的真诚交流中,消解了流程的冰冷;“小确幸”藏在问卷达标、修正数据等细碎成就感里,成为坚持的动力;“共成长”则是学生提升专业能力、团队优化协作模式、实践对象获得微小改变的双向奔赴,让每个人都在过程中变得更好。

2.回望过去参与的“三千计划”,可以分享一下印象最深刻的人或事吗?

新闻学2402高媛媛:在三千计划去实地考察村里情况的时候,被大雨困到了村里村主任的家中,村主任不仅给我们讲了我们想要了解的项目内容,还亲切的和我们聊了村民们在政策下一天比一天好起来的生活,这让我们非常开心,感觉国家政策真正惠民让人民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了,更让我们觉得我们的项目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

25级同学们:

3.听完此次分享之后,你有没有对哪一步感到困难,打算怎么做呢?

文化产业管理2501赵嘉仪:听完学姐的分享,我觉得想出一个新颖的立意与选题可能会有一些难度,如果能制定出一个较好的主题,那么后续的调研展开等都会较为清晰。为了能做出一个比较好的选题,分享会之后,我觉得要积极关注相关社会热门话题,在外出过程中,也要关注生活中的细节,说不定就会灵光乍现了。

4.在听会前和听会后,你有没有改变了对某件事的想法,是什么呢?

文化产业管理2502王亚楠:我觉得我改变了对推进“三千计划”进行的想法吧,一开始,我觉得按部就班地进行三千计划就可以,但是听完这次分享会之后,其实在进行三千计划时,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出现意外情况,比如采访过程不顺,信息可能收集不全或者说突发恶劣天气,导致调研过程延长等,还有要注意很多细节,比如加入队伍时开具相关证明,对接调研场所时提前沟通,同时也不能过于依赖AI,更多地要去切身去体会。

5.听完此次分享之后,你接下来有没有什么打算呢,或者准备从哪一步开始?

文化产业管理2502王晓彤:有的,我对接下来“三千计划”的推进有了一些打算,其实说实话,我对担任队长这件事很有兴趣,如果能够成功胜任队长,我觉得这一定是一次很棒的体验。要进行“三千计划”,我想先去找一些比较感兴趣的话题,然后再去做一下简单的了解,并且想和我的朋友进行分享,我觉得她应该也有兴趣和我一起完成这个项目。

6.在此次分享会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文化产业管理2501高天雨: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从一个对“三千计划”一点都不了解的小白,成为了一个对“三千计划”有了具体了解与初步构思的人。在上大学以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像一个大人一样加入到社会中,去和各样的人去交流,但现在,我有了信心也有了契机,我觉得像是有一扇全新的大门在等我开启。

撰稿:曹泽钰

摄影:张欣悦 牛嘉烁

审核:陈海 边慧

上一条:我院成功举办第二期三千计划分享会
下一条:我院举办第三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友情链接:

教育厅         文旅厅

山东财经大学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微信公众号

学院联系方式:

地址:济南市舜耕路40号

邮编:250014

电话:0531-82911128,0531-82617648